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、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,是重庆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、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。
学院溯源于1936年兴办的涪陵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农科职业班,2003年1月重庆市第三水利电力学校、重庆市第三财贸学校、重庆市涪陵农业学校合并设立涪陵职业技术学院,2006年3月更名为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。
据2020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,学院占地27.85万平方米,校舍面积16.4万平方米,固定资产4.7亿元;设有8个教学单位,开办41个高职专业,有教职工352人,有在校生7000余人。
学院是重庆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、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单位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“良好”学校、全国平安和谐校园、全国德育管理先进学校、全国优秀职业教育成果展评活动先进集体、档案管理国家二级单位,重庆市文明单位、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、重庆市平安校园、重庆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、重庆市园林式单位、重庆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、新中国成立60年重庆教育功勋特色高职院校。
分数线每年都有差别的,具体可咨询在线老师
学院设有机电工程系、财经贸易系、生物化学工程系、建筑工程系、信息工程系、轻工系等6个教学系,开办建筑工程技术、生物制药技术、应用化工技术、机电一体化技术、会计电算化、计算机应用技术、服装设计、鞋类设计与工艺等34个专业,形成了以建筑工程技术、应用化工技术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龙头,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为支撑,各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群,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4个、中央财政支持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、重庆市教改试点专业1个、中澳合作推广项目1个、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应用技术推广中心1个、市级精品课程(精品视频公开课)4门、市级教学团队1个。学院面向17个省(市、区)招生,在校生7000余人,毕业生就业率95%以上。
学院与134家企业校企合作办学,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,合办“重安班”、“嘉陵-本田班”、“奥康班”、“涪陵榨菜班”、“华峰化工班”、“观澜湖班”、“雅戈尔班”、“望江班”等订单培养班。
学院将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,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,以就业为导向,以行业企业为依托,校企合作,工学结合,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,不断提高就业率,把学院建设成为办学特色鲜明,具有引领、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。
前身溯源
重庆市涪陵农业学校
1936年,涪陵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农科职业班成立。
1968年,更名为涪陵地区农业学校。
1996年,涪陵地区农业学校更名为涪陵农业学校。
1997年,涪陵农业学校更名为重庆市涪陵农业学校。
重庆市第三水利电力学校
1964年,涪陵水利电力学校创建。
1968年,涪陵水利电力学校更名为涪陵地区水利电力学校。
1996年,涪陵地区水利电力学校更名为涪陵市水利电力学校。
1998年,涪陵市水利电力学校更名为重庆市第三水利电力学校。
重庆市第三财贸学校
1965年,四川省涪陵专区半工半读商业学校成立。
1972年,更名为四川省涪陵地区商业学校。
1976年,更名为四川省涪陵地区财贸学校。
1998年,更名为重庆市第三财贸学校。
合并发展
2003年1月,重庆市第三水利电力学校、重庆市第三财贸学校、重庆市涪陵农业学校合并设立涪陵职业技术学院。
2006年3月,涪陵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。
2015年1月,学院成为重庆市示范性高职院校。
2018年1月,学院成为重庆市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。
学院占地27.85万平方米,校舍面积16.4万平方米,固定资产4.7亿元;设有8个教学单位,开办41个高职专业,有教职工352人,有在校生7000余人。
学费收取标准以发改委下发的文件为准,学费如政策变动按政策执行;五年制高职专科学生,前三年按中专标准执行,后两年按联办高校标准收费